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無爲齋閑話

茅檐常掃净無苔.花木成蹊手自栽.一水護田将绿繞.两山排闥送青來

 
 
 

日志

 
 

【圆霖大师的佛教人物画/方冒红楼】  

2016-10-23 19:51:24|  分类: 圆霖法师艺术评论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圆霖大师的佛教人物画/

方冒红楼

方冒红楼

2008-07-22 12:07阅读(454)评论(4)

                       圆霖大师的佛教人物画

     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佛教画也传入中国。最盛在魏晋南北朝以至唐代,可以说有佛寺就有佛教艺术,就有佛的塑像或画像。

  
   东晋画家顾恺之就受到佛教美术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画法。公元364年,顾恺之在南京瓦官寺画维摩诘像,“第一日观者,请施十万,第二日可五万,等三日可任例责施。及开户,光照一寺。施者填咽,俄而得百万钱。”观像三日,募钱百万,可见顾恺之佛像画的生动、传神。他开创了“秀骨清像”的画风。

   梁朝画家张僧繇在建康(今南京)一乘寺画凹凸画,即用天竺法。他专为寺院作壁画,善作佛像,佛像到他手上,风格开始中国化,他创立了“张家样”,名重一时。北齐画家曹仲达所画佛像有域外作风,衣服紧窄,被称为“曹衣出水”,他创立了“曹家样”。

   到了唐代,佛教绘画盛行一时,《历代名画记》记载,“两京外州寺观画壁”有140多处。唐初尉迟乙僧在长安奉慈寺所画魔女,身若出壁,富有立体感。

    画圣吴道子主要从事寺院壁画创作,成熟地将外来画法与中国传统画法结合在一起。他在京洛寺画人像,天衣飞动,被称为“吴带当风”。“唐代佛画内容,较之过去更丰富,色彩也比较绚烂,表现的境界也更扩大。……唐代的佛画还点缀着许多人间社会生活小景,乐观、明朗而富有情趣。”

     鲁迅先生也说过“在唐,可取佛画的灿烂,线画的空充和明快。”

   南北朝的大画家卫协、戴逵、戴勃、陆探微,唐代的王维、周昉等无不以画佛像为能事。

   唐宋以降,直到元代,画家关仝、董源、巨然、米芾父子,以及元代四大家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的画风中,无一不体现了禅意。


     南京江浦狮子岭兜率寺方丈圆霖号山僧,是一位有学行的当代著名高僧。自幼好书能画,少长即遁入空门,一心向佛,负芨曾作万里游,得名山大川之灵气,归来以笔墨写心境。与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相友善,书法直取弘一法师笔意,似已自成面貌.曾下功夫临摩研究过巨然,董源,米芾,吴镇,王蒙,清四僧,以及当代画家黄宾虹,钱松喦等人作品,尤其是所做山水亦恪守虹翁法,作品一派真气弥漫,法由心出,删繁就简,笔墨线条凝重古拙灵动相溶,干枯浓淡皆率意自然,色彩朴实无华而境幽意远,直逼宋元明清。

     圆霖大师一生所作佛教人物画最多,既有大型寺院壁画,精美的西方三圣,观音,达摩,弥勒,佛教故事,晚年因年事已高,求画者众,专写简笔人物像.他研究吸收过历史上梁楷,法常,八大等简笔画大师的技法,吸取营奍,他用笔的简略,洗炼,传神,感人,达到空前高度,某些方面超越前贤.他画的佛教人物超然洒脱,高远淡泊,深远厚重,意蕴旡尽,传递了空山灵雨的佛教思想,具有幽寂清远的水墨淡彩画风.他的简笔人物画是对中国传统国画艺术的丰富和和发展,给美术家留下深入研究的崭新课题.

     圆霖大师生活在南京地区,也是清四僧生前主要活动的地方.尽管时代不同,但他的佛教思想,人格魅力,画风画技深受影响,和清四僧等历代杰出的仁人志士是一脉相承的,说他"四僧之后是山僧"一点也不过份.圆霖大师一生作画上万,绝大部分流散在民间,受到广大居士,普通百姓的喜爱珍藏,这些作品如同弘一大师的书法墨宝一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永传后世,万古流芳.

    可以预料,隨着经济的发展,收入提高,名人字画价格攀升,海内外佛教居士的敬仰和追求,圆霖大师作品经济上也会不断增值,伪造大师的假画也可能出现.到兜率寺偷走了13幅莲宗祖师精品的案子不是至今未破吗?有的不顾大师劳累,一而再,再而三地索画,真是虔诚信佛吗?为了物质利益驱使,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圆霖大师生前把一切都看淡看空,纸画偷走了,就在墙壁上重新绘制.寺院没有围墙,不关大门,要偷要盗就请自便,多么坦荡高尚的胸怀!现在长老已离人世,更旡人顾及这些事.今天本文旧话重提,实属多事,姑妄言之,有愧者自已去反省好了.

     圆霖大师生前是菩萨心肠,有求必应,不计报酬,成人之美,用他的诚实善良,辛勤劳动为社会大众服务,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生前能得到大师作品的人是很大的缘份,难得难得,一定要好好珍惜供养.

    那些通过各种手段收藏了较多作品的人,更是幸运的人,切莫沾沾自喜.不以物善,不以已悲,物质欲望不宜过重,"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最好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宗旨,让大师作品走出深门独院,晒晒太阳,让更多的人从中沐浴雨露阳光,共享法喜,功德无量;或是请出来市场流通,所得款项为实现圆霖长老的遗愿做点什么,给逆境中的人帮点什么.一切取决于自愿.

    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有一颗感恩之心.
    到了觉悟的那一天,相信他会这样去做的.

    读大师佛教题材画,法喜充滿,心头一片阳光!

         

 

 

 

分享到:
  最后修改于 2008-07-22 12:24    阅读(454)评论(4)

  评论这张
 
阅读(146)|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