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無爲齋閑話

茅檐常掃净無苔.花木成蹊手自栽.一水護田将绿繞.两山排闥送青來

 
 
 

日志

 
 

【南京明故宫旧影——南京古物保存所(1)】  

2013-10-03 09:46:55|  分类: 明故宫考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南京明故宫旧影——南京古物保存所(1)】
【南京明故宫旧影——南京古物保存所(2)】 - 無爲齋閑話 - 無爲齋閑話
 

明故宫内五龙桥前,寻找南京地区最早的考古机构

龙虎网讯 南京人熟知的博物馆,是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市博物馆。很少有人知道,近百年前曾有过一座“南京古物保存所”。专家说,这是南京最早的“考古机构”。近日,网友“枭犬”在西祠“南京城市记忆”论坛上贴出了极为罕见的南京古物保存所的老照片,以照片为线索,记者对那个已湮没的“南京古物保存所”进行寻访。

旧影:正对内五龙桥中拱

“南京古物保存所”位于现在的中山东路午朝门公园内,和她有关的历史资料不多,留下的影像资料就更少。“枭犬”贴出的照片却无比清晰,这是一座典型西式风格的两层楼房,两边有厢房,小楼四周有低矮围墙,门上清晰地写着“南京古物保存所”几个大字,正对着明故宫内五龙桥的中拱。

此前为南京古物保存所留下最多照片的,是著名历史学家朱偰的《金陵古迹名胜影集》。

在这本影集里,朱偰先生拍摄了三件保存所的藏品,分别是一尊出土于法云寺的南齐铜佛、两块出土于鸡鸣寺附近的南朝宫殿狮凤柱础。更珍贵的是,《金陵古迹名胜影集》还收录了一张当年的“航空测量队”拍摄的午朝门、内五龙桥的航拍照片,照片上可以看到南京古物保存所正方形的庭院,其大门就是正对着内五龙桥的中拱。

奇怪的是,“枭犬”找到的照片和朱偰先生拍摄的照片,却与《南京明故宫》中收录的“南京古物保存所全景”不太一样。《南京明故宫》由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杨新华先生主编,是研究南京明故宫的权威著作。那张照片上,“南京古物保存所”是一组三进建筑,除了正房、厢房,还有亭子,围墙为白色,占地面积更大。整个建筑群坐落在内五龙桥以北,明故宫中轴线以西,大门并不是正对着内五龙桥的中拱。远处,隐隐约约地还可以看到鸡笼山和覆舟山。

地位:南京最早的考古机构

这两张照片,哪一个才是当年的南京古物保存所?在解谜之前,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一下南京古物保存所的历史。在西祠网友“九乡河水”的帮助下,记者找到了民国著名图书馆学家陈训慈(陈布雷的弟弟)发表在《史地学报》1922年第1卷第4期上的《南京古物保存所访问记》。

陈训慈记载,南京古物保存所始创于民国五年(1916年)六月,当时的江苏巡按使韩紫石有感于“(南京)历代京都所在,金石遗物,可征甚伙,倡议建立古物保存所于明故宫旧址”,南京古物保存所的最初负责人名叫杨鹿鸣(南京本地人)。陈训慈写道,“南京古物保存所以保存地方文献为职务,自江宁以推之江苏,自江苏以推之各省”。初期藏品大多出自南京,大致可分为金类、石类、陶类(包括砖瓦)以及图像等四类,有古佛、钱刀、碑石碑幢、墓志、石刻、琉璃砖瓦等各种文物,藏书则以南京地方乡邦文献以及南京地方碑刻拓片为主。在陈训慈看来,最独特的藏品是方孝孺被明成祖杀害时的血迹石,而古物保存所的楼里就有方孝孺的画像一轴。

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专家王志高研究员将南京古物保存所评价为“中国最早建立的博物馆之一,也是南京地区最早的考古专业机构。”我国最早建成的公立博物馆,是1914年在北京开放的古物陈列所,其历史仅仅比南京古物保存所早一两年。

而说南京古物保存所是南京地区最早的考古专业机构,则和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卫聚贤先生有关。1928年卫聚贤出任保存所所长以后,对明故宫遗址、栖霞山附近三国墓葬进行了一系列考古发掘,并且对南京市区内的文物进行了全面调查,使保存所成为国内著名的考古机构。

现状:原址上长着雪松

根据老照片提供的线索,记者昨天下午来到了午朝门公园,内五龙桥如今依然保存完好,只是桥下的水有点臭。内五龙桥桥北,便是南京古物保存所所在地。这里如今一点看不出建筑留下的遗迹,只有十余棵高大的雪松矗立着。正对内五龙桥中拱的砖石路上,几位老年人正在锻炼,记者问他们可曾听说过这里有过一所“古物保存所”,老人们如闻天书,茫然地摇摇头。

那么,《南京明故宫》收录的“全景照”和枭犬提供的老照片,哪一个才是当年的南京古物保存所?“南京城市记忆”的网友“摸象瞽”推测,在初创期到1937年的20多年里,南京古物保存所建筑群遭受过破坏。最初的建筑群就是“全景照”的模样,位于明故宫中轴线以西。由于军阀混战的破坏,这个建筑群被毁,重建后的保存所就是“枭犬”老照片里的那个模样,大门正对着内五龙桥的中拱。

《南京明故宫》收录的一张南京古物保存所物品清单显示,该所收藏有“秦汉古剑”、“周鼎”、“汉龟龙押纸”、“明宣德炉”等大量珍贵文物。这些珍宝如今到哪里去了,曾经名闻全国的南京古物保存所为何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在“老南京”版接下来的报道中,记者将带你一起去追寻。

□本报记者 于峰

  评论这张
 
阅读(498)|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