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無爲齋閑話

茅檐常掃净無苔.花木成蹊手自栽.一水護田将绿繞.两山排闥送青來

 
 
 

日志

 
 

《圆霖法师遗墨》序言 /跋   

2009-09-20 12:31:38|  分类: 圆霖法师艺术评论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圆霖法师遗墨》

序言                        俞律

我于青壮年时曾在江浦生活二十年,深感当时县城虽小,而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山川形胜,人才济济,而我最景仰的人物自然是林散之和圆霖两位大艺术家。这两位大艺术家交情深厚,每结伴畅游名山大川,对景写生,切磋文艺。
    圆霖上人是一位笃实修行的高僧,道风高迥,精于书画艺术。他胸罗释典,精通法门义理,往往现身说法,用譬喻比方解释佛教的深刻内容,我曾亲聆他阐述大小乘之别,谓大乘如乘汽车,小乘如乘自行车,形象化释明了两者度人方式的差别。他以济世度人的佛家心胸,从事书画艺术的锤炼,他的笃实修行和致力书画艺术这两项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他的书画充满纯净的精神,没有一点尘俗的浮躁气,他的楷书是正宗的弘一体,安静稳重,如高僧坐禅,了无杂念,行草则有怀素风,并深受林散之影响,沉稳流畅,并具有自家特色,有一种疏野天真的情绪流动在字里行间,真是一片天机。绘画特精佛像,作品内涵着中国传统思想中灵魂不死的永恒之美,山水则在遍临宋元诸家的基础上深入黄宾虹画风,并深受林散之影响,或雄浑,或秀逸,或冲淡,或清丽,神明变化,尤饶山林旷达气息,其花卉特具笔墨趣味,线条含蓄,具有内在的美。
    圆霖上人的弟子郑元松是一位全心继承老师法门优良品质和高深书画艺术的青年,他将收藏的老师书画作品委毛祖斌先生编辑成书,以传后世。这对于宏扬圆霖上人的品德和艺术的意义是重大的。圆霖上人艺术的各种渠道的传世有利于净化世风,有利于传播和谐宗旨和发扬精神文明。
    此举功在艺坛,贡献社会。可喜可贺。爰为序。

 

跋                 毛祖斌/戊子中秋于江浦

 圆霖法师静静地走了,一缕轻烟飘入了浩瀚的极乐世界,他没有带走一丝一毫,却留下了舍利朵朵,留下了不可估量的有形的和无形的珍奇,犹为不朽的是笔墨遗迹。堪为本域近百年来两大文化名人之一,著称于世,也是今后若干年间无与伦比的大师级人物。
我与法师交往卅余载岁月,实乃佛缘。其间不但吸纳了法师丰厚的艺术营养,更崇拜其高尚和谐幽默的佛家境界,多少往事,历历在目。法师慈祥如父辈,诙谐若师长,可敬可佩。
    一代高僧,更多的是给予,更多的是情缘,难怪乎善男信女,数以万计为法师送行。听友人说竟有那个“居士”言,师父弥留之际拉着他的手有不舍之感,情乎缘乎。
法师走了,我们在沉痛中能做些什么功德,能做些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佛文化的举动,能做些宏大法师形象的事,这就阿弥陀佛了。
    智者“松子”(我们一直亲切的称谓年青的后生郑元松)斥资收藏法师书画作品数百件、亲密无比,并邀我为其挑选编辑成册以弘扬文化,纪念圆霖法师,广结情缘。此一件心安理得的大好事也,我欣然用心力而劳之。《圆霖法师遗墨》使我想起了十年前编辑的《江上草堂遗墨》也是俞律先生作序,由我写的后记,今又如是,不是巧合,更是巧合,此一大缘也。
    我钦佩松子憨厚的品行,对法师的情感能知恩图报,这是一种给予,这是一种奉献,这是一段佛缘,更是一种功德,有舍有得,有因有果。
    艺术是无止境的,文化也是多元的。当我们尽情阅读《圆霖法师遗墨》后,能感悟到什么,能否荡涤我们心中的尘埃,真正以高尚的品位驾驭书画艺术之舟、慈航长在。善哉,善哉。

是以为记可乎。

 

 

  评论这张
 
阅读(184)|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