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無爲齋閑話

茅檐常掃净無苔.花木成蹊手自栽.一水護田将绿繞.两山排闥送青來

 
 
 

日志

 
 

明故宫的水系统与建文帝的生死之谜  

2007-12-21 11:57:52|  分类: 明故宫考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明故宫的水系统与建文帝的生死之谜

在《明故宫的水系统》一文中已经述说了明故宫的供排水系统有明渠和暗沟两种,而传言建文帝是从御沟带领13人出逃南京城的,见《明故宫里的奉先殿与建文帝的生死之谜》。既然是御沟那么我们就不谈明渠而专说御沟。

在明故宫里就是一把土都是御土,所以明故宫里的排水暗沟就是御沟,它是由三个部分组成:

一是御沟,作供排水所用。

二是涵洞,供穿越城墙所用。

三是闸门,按装在涵洞中以调节供排水和防止人、物内外交通所用。

而整个明故宫的供排水系统有六个穿皇城墙的涵洞,二个穿宫城墙的涵洞(除此2个外,尚有在东华门和午门宫城墙相交处的1个待考),四个穿南京城墙的涵洞(仅与明故宫有关)。

目前在施工中发掘出两处用于排水的御沟,

一处是在“2005年9月6日报道:有民工在明故宫附近施工时,无意间发现一个洞口,据专家现场勘查,这是一处明代地下排水系统。这处排水系统位于明故宫三大殿的乾清宫的东侧三四米处,距地表约1.5米。洞口呈东西走向,四周用青石板砌成,直径在80厘米左右”。

二处是“在2006年02月06日发现龙蟠中路西侧由南向北铺设地下管线,工人们挖出了一条3米多深的长沟。发现洞口的地方位于明代玄津桥东桥口以南不到100米的地方。里面是一个宽约1.5米高近2米的方形甬道(记者所报的尺寸,非考古人员测量),上下左右皆由巨型条石砌成。它们和用作明代城门门基的条石完全一样。市考古人员初步认为,这是明代地下排水系统,从皇城直通河道”。

这第一处御沟是属宫城内御沟的一部分,它的直径仅80厘米,正好又处于乾清宫和奉先殿附近,当时建文帝就在奉先殿,这样的御沟能走13人吗?况且就是能走人,也得爬着行动,还要过涵洞,还要跨过宽50多米,深4-5米的宫城护城河呢?这仅仅才出宫城,后面还有皇城。

第二处御沟是皇城和宫城护城河之间的御沟,从断面看是可以走人,但它是和护城河相通,要想进御沟必须先进入护城河中,那么御沟中能无水吗?况且就是出了御沟,外面就是扬吴城濠,能上岸来吗?

目前所知明故宫水系统的涵洞有以下几处:

六个穿越皇城的涵洞,其位置:1个是在皇城东墙偏北处。1个是在皇城北墙偏西处。2个是在皇城南墙两端。2个是在皇城西墙西安门两边(东、南、西、北)。

二个穿越宫城的涵洞,其位置:1个是在东华门城楼下。1个是在玄武门墙的西端

 

四个穿越南京城墙的涵洞(仅与明故宫有关),其位置:

1个是外金水河的来水,从朝阳门城墙外穿城的涵洞。1个是前湖涵洞。1个是琵琶湖涵洞。1个是太平门涵洞。

其中有些涵洞目前仍在使用,可供实地考察。

这些涵洞有的看起来是很宽畅,在无水时好像能走人,这是600年后的情况,当时可不是这样畅通无阻。在《明故宫的水系统》一文中对这种涵洞的的结构是这样描述的:“据《南京市政建设志》记载:“太平门闸位于太平门大街古城墙下,明代建。用于引玄武湖水进城,后被埋没。1958年发现转石拱涵,1966年察勘整修水道时,在进水池上有五孔的铜板盖,中间大孔280毫米,四个小孔210毫米,水流自孔内流冒出入城,这样可以防止人由水道偷入,构思巧妙”。又据“明城墙测绘报告”说:“明代南京城城区的防、排水系统,主要是利用城墙底部设置的水关、涵闸。除了有东水关、西水关,还设有金川河闸、玄武湖的“通心水坝”(即武庙闸)、前湖的半山园闸与琵琶湖的琵琶闸等多处涵闸。这些涵闸,设有铜、铁管和铜水闸,只能进水不可进人,设计巧妙、结构合理”。

。如果有人想在宫城内从御沟中外逃而出皇城,就必须通过有水的御沟、两道带闸门的涵洞、一条宽50多米,深4-5米的护城河,可能吗?任何用于防守的设置,当你作为防守时越是坚固,那么当你想出逃时它一样也是坚固的。护城河和涵洞就是如此。如果人们知道明故宫御沟的布局,难道还会认为建文帝能从御沟中逃出南京城吗?

也许有人还想这是朱元璋专门修筑的御沟,不通水。不通水的御沟如何通过4-5米深的护城河,要作这样的御沟就必须得在宫城内某处先作一个很深的竖井或斜井,然后再作御沟通过宫城城墙、宫城护城河、皇城城墙,最后在皇城城外的某处作竖井或斜井,如果有这样的御沟,朱棣一进皇城就会发现,还要等到现在人们猜来猜去瞎琢磨!这些都好像是带有些幻想小品的意味,能代替现实吗?

据传又有人说在省躬殿中有一条朱元璋修的秘密御沟,这更是滑稽可笑,在洪武时代根本就没有省躬殿,该殿是建文帝于建文元年修筑的,见《明故宫里的省躬殿》一文。

在南京有些人就是喜欢听到施工中发现沟和涵洞,而不管它在什么方位,只要一有沟和涵洞出现,就立即惊呼“我发现了600年前建文帝出逃的御沟了”。建文帝是人,不是猫,不是什么沟和涵洞都能够钻出去的。不过回过头想想,朱允炆虽然只做了四年皇帝,但是600多年来人们始终没有忘记他,不管这种不能忘记是什么原因,但他的在天之灵也应该得到安慰。

 

  评论这张
 
阅读(445)| 评论(18)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